贴攻香港港1数码实经后创的真万补一个业者略历
谁说创业一定要砸锅卖铁?在香港,一个80后小伙Ivan仅凭一个Web3健身社交平台的创意,就成功从政府口袋里"掏"出了10万港元。这还只是开始,后续百万补贴还在等着他。作为一个经常帮创业者对接政府资源的老兵,我想跟大家聊聊这个有趣的案例。 2023年初,香港政府宣布成立"数码港Web3基地",豪掷5000万港元扶持这个新兴领域。说实话,这种力度在全球都不多见。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连父亲节都在发朋友圈宣传,目前入驻企业已经突破180家。我记得去年帮Ivan准备材料时,数码港的接待处还冷冷清清,现在天天都有人在排队咨询。 Ivan这个项目特别有意思,他把AI、Web3和健身舞蹈揉在了一起。简单说就是让你在AI摄像头前跳舞,录视频还能赚代币。去年10月份看到香港虚拟资产宣言后,这小子二话不说就提交了CCMF(创意微型基金)申请。记得他当时兴奋地跟我说:"哥,这不就是边玩边赚钱吗?" 说实话,竞争比想象中激烈。100多个项目里只有40个能进面试,最后通过的才10个。Ivan的项目是唯一一个Web3方向的,其他大多是传统科技项目。团队背景五花八门,有欧美日韩的,但三成都是中国团队。 这里面的门道我给大家捋一捋。初创企业可以申请两种补贴: 这个门槛低,有个Web3的创意就能申请。我给很多年轻人推荐过这个,半年孵化期,分三阶段拿钱:先给1万,中期4.5万,最后4.5万。但注意了,必须要有香港银行账户,非港籍的朋友得先租个工位(月租1780港币)。 这个就比较严格了,得有个能上线的产品雏形。好消息是补贴更高,最多能拿50万。分四轮发放,每轮5-10万不等。要特别注意,团队里至少要有个持香港工作签的人。 最妙的是,拿完这两项还能叠加申请其他补助,比如30万的国际市场支持计划、20万的内地市场计划。七七八八加起来,理论上最高能拿到130万!要知道,这笔钱可是纯补贴,不用出让股权的。 根据这些年帮企业申请的经验,我总结了几个诀窍: - 申请材料一定要用英文写,路演也优先选英文 - 联系方式千万别写错,我就见过因为电话打不通错失机会的 - 路演只有6分钟,像说相声一样把亮点快速抖出来 - 团队成员最好有香港身份,能省不少麻烦 数码港的评委陈家豪说过,他们最看重四点:创新性、落地能力、团队稳定性和社会价值。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,能不能给香港带来实际价值才是关键。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,这些补贴虽然诱人,但别指望靠它发财。香港的用人成本高得吓人,一个博士月薪至少5万起,政府补贴也就够补个零头。不过对于初创团队来说,这笔钱确实能解决燃眉之急,关键还能获得数码港的生态资源。像Animoca这样的Web3大佬,就经常直接投资园区里的好项目。 所以啊,如果你手头有Web3的好点子,现在正是申请的好时候。趁着香港政府还在大力推这个方向,赶紧行动起来吧!香港的Web3创业春天来了
从创意到现金:Ivan的"舞蹈健身币"
补贴套路大揭秘
1. 创意基金(CCMF)
2. 培育计划(CIP)
过来人的实用建议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周悦盈独家解盘:8.14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解析 警惕最后一跳前的剧烈震荡
- 市场观察:贝莱德XRP信托传闻被证伪,加密货币税收改革引热议
- 加密货币征税争议:从Jarrett案看IRS的强硬立场
- 监管重拳与创新突围:2023加密货币行业全记录
- 加密货币实验的困惑:萨尔瓦多比特币之路为何越走越窄?
- 现实资产上链革命:RWA DAO开启Web3新纪元
- AERGO:企业数据共享的破局者,一场开源革命正在上演
- 解密社交产品的底层逻辑:情感连接VS影响力游戏
- 公链江湖风云录:从技术升级看加密货币的未来格局
- 新加坡注册基金会=虚拟货币通行证?律师揭秘发币真相
- 市场惊魂后是机遇?资深交易员告诉你如何抄底布局
- 钱包行业大乱斗:行业大佬的生存之道
- 后比特币时代:这5种潜力币值得你押注
- Kraken硬刚SEC:这次加密货币交易所拒绝低头
- 揭秘LBank Launchpad如何成为熊市中的逆袭黑马
- 加密货币市场周报:Ordinals交易爆火背后,DeFi与NFT的冰火两重天
- 比特币的疯狂一周:暴涨背后暗藏哪些玄机?
- Solana生态热点轮动:看懂资金流向才能抓住下一波红利
- 11月14日比特币夜盘深度解析:市场情绪正在悄然转变
- 大蒜头代币DSTC:打开去中心化金融新世界的大门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