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自由锁比特币的货币囤积当的枷机构金融隐忧遇上
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热的话题莫过于现货比特币ETF可能获批的消息。但有趣的是,Maelstrom Fund创始人Arthur Hayes却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。在他看来,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好事。为什么呢?因为像贝莱德这样的资产管理巨头本质上就是"国家的代理人",他们的运作方式与比特币诞生的初衷简直背道而驰。 Hayes的分析可谓直击要害:假设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大量囤积比特币会发生什么?投资者购买的其实只是金融衍生品,真正的比特币被锁在托管机构的金库里动弹不得。这就好比你去买了一只活鸡,结果商家给你的是一张提货单而不是鸡本身。久而久之,市场上流通的真正比特币越来越少,这不就违背了中本聪设计比特币的初衷吗? 说到这里,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比喻:比特币就像是金融界的"野生大熊猫",它的价值在于自由流通。而机构托管则像是把大熊猫关进动物园,虽然看似保护,实则扼杀了它的野性。 另一则重磅消息是PayPal收到了SEC的传票,重点调查其稳定币PYUSD的相关工作。这家支付巨头在今年8月推出了这款美元挂钩的稳定币,市值已达1.58亿美元。SEC此次出手,无疑给整个稳定币市场又添了一把火。 看到这里,比特币的价格倒是很给面子。截至撰稿时,BTC报35,029美元,日内涨幅0.41%;ETH也上涨1.01%至1,893美元。看来市场对这些消息的反应还算理性。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的表态则给我们带来了些许暖意。她表示,只要监管问题得到解决,香港愿意让散户参与现货加密货币ETF。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。 我个人非常认同梁女士的观点:技术创新应当鼓励,关键是要管控好风险。毕竟金融创新的本质不是制造风险,而是更高效地配置资源。 Immunefi最新报告的数据则让人心惊:2023年前10个月,292起黑客事件造成了超过14.1亿美元的损失。BNBChain和以太坊成为重灾区,占总损失的83.3%。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受害者的血泪教训。这也提醒我们,在享受加密技术红利的同时,安全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。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Account Abstraction(AA)技术。这项基于ERC-4337的创新,让我们看到了区块链账户管理的未来。它不需要修改ETH节点共识,就能实现比传统外部账户更强大的可编程性。 在我看来,AA技术最大的意义在于降低了区块链的使用门槛。当技术不再成为普通用户的障碍时,区块链才能真正走向大众。 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当比特币失去"自由":托管困境
监管风云:PayPal收到SEC传票
香港的开放态度:加密货币ETF新机遇
安全警示:黑客事件频发
技术前瞻:AA技术革新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2025年9月:区块链圈子的疯狂与理性
- FIL币:从神坛到泥潭,分布式存储梦想真的靠谱吗?
- Floki币上演过山车行情:是机会还是陷阱?
- 当数字世界迎来革命:Web3如何重塑我们的互联网体验
-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,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?
- POLYX火箭式暴涨:450万美元新高引爆市场,牛市真的要来了?
- 莱特币或将迎来鲸涛骇浪:技术指标与巨鲸动向暗藏玄机
- MPC托管:机构资产管理的新宠儿,Cobo如何让安全与便利并存
- 8.22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BTC与ETH关键点位解析
- 账户抽象进化史:从EIP提案看以太坊钱包革命
- 区块链项目如何从0到1?这套包装秘籍让你少走弯路
- 比特币王者归来:减半前的称霸意味着什么?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当主流币种稳如泰山时,这些黑马正在上演财富神话
- 香港金融转型:RWA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?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蓄力待发,回调后将迎来新一轮攻势
- Web3技术风向标:Outlier Ventures带你把握区块链创新脉搏
- 泡沫褪去后的Web3众生相:我在Token2049见证的行业寒冬
- 比特币暴涨300点!跟对人真的很重要
- 美国监管机构真的搞砸了Web3监管吗?来自a16z的深度观察
- SocialFi:昙花一现的狂欢还是精心设计的骗局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