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虚拟跑资产照争在领所牌谁谁在夺战掉队交易
每当深夜路过中环的金融大厦,总能看到不少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。这些亮着灯的窗口里,或许就藏着香港虚拟资产行业最激烈的战场。自2023年6月1日证监会开放牌照申请以来,这场"合规竞赛"就从未停歇。 OSL就像这个赛道的"优等生",早在2020年就拿到了1号和7号牌照。记得去年8月看到BC科技宣布OSL获准服务散户时,业内朋友都在感叹:"到底是老江湖,跑得快啊!"这家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的企业,现在已是香港唯一上市的数字资产平台。我注意到他们最近的动作很有意思——开始和星展、渣打这些传统银行勾肩搭背,还拿到了新加坡主权基金的大笔投资。 在OSL忙着布局零售业务的同时,Hashkey也没闲着。8月3日那天,我在交易所群里看到他们获准服务散户的消息,群里立刻炸开了锅。毕竟能在香港提供比特币、以太坊的合规交易,这诱惑太大了。我特别欣赏他们把客户资金单独存放的做法,这在暴雷频繁的行业里太重要了。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HSK空投活动,简直把市场情绪拿捏得死死的。 HKVAX这个后起之秀很有意思。他们和Magic Circle的合作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一场区块链论坛,当时就有业内人士预言"STO会是香港的下个风口"。现在看来,HKVAX显然是要在这条路上走到底了。他们的三大产品线设计得很聪明,特别是那个号称"100%保障"的托管服务,简直是冲着机构投资者去的。 说到机构背景,HKbitEX的阵容简直堪称"港交所校友会"。去年初认识的一个港交所前同事就跳槽去了那里,据说团队里这样的"前朝元老"不在少数。他们和太极资本的关系,还有与Magic Circle的STO合作,都显示出这家公司要走"高端路线"的决心。有趣的"野路子"选手BGE的故事简直可以拍电视剧。CEO是倒闭交易所AAX的前老板,母公司董事长据说是"公海赌王"之子...说实话,这种配置放在其他行业可能早就被监管盯上了。但他们现在只服务专业投资者,网站还得受邀才能进,这操作倒是很符合香港"高风险高门槛"的监管思路。 胜利证券的做法就务实得多。他们可能是最懂"合规即生存"道理的玩家,去年3月就开始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。不过800万港元的准入门槛,确实把普通散户挡在了门外。我有个做投行的朋友说,这其实是香港虚拟资产行业的普遍困境——既想拥抱大众,又不得不设置高墙。 OKX的布局令人玩味。虽然他们说要到明年才能拿牌,但看看他们在华语区的市场份额,就知道这绝对是个重量级选手。我在OKX工作的朋友透露,他们内部对香港市场是"志在必得"的态度。不过要我说,能否适应香港特殊的监管环境,才是他们最大的挑战。 至于孙宇晨的HTX...唉,每次听到这个名字我都想摇头。虽然"孙哥"信誓旦旦地说年底能拿牌,但圈内人都知道,他们的合规问题可不是一天两天了。有个在证监会工作的朋友私下说,HTX现在的情况很微妙,能不能过关还真是个未知数。 站在维港边看着两岸的霓虹,我不禁想:香港这场虚拟资产大戏才刚开场。老牌玩家在巩固地盘,新秀们在寻求突破,而巨头们则在虎视眈眈。在这个特殊的市场里,合规是入场券,更是生存法则。未来会怎样?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老牌选手的合规之路
新势力崛起
巨头的香港梦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博弈:比特币、以太坊关键点位解析 3700美元成以太坊关键分水岭
- 区块链的智能手机革命时刻要来了吗?
- Baby Grok:迪拜刮起的加密旋风,这次玩真的!
- 深度解析HopeLend黑客攻击:一场精心设计的DeFi劫案
- 加密货币投资遭遇倒春寒:2025年Q2融资断崖式下跌
- 杭州数贸会见证数字贸易新时代:之江链发布,伦萨科技携手金投集团
- 当心!黄金这个上升三角暗藏杀机
- Blast:这个自带利息的L2能否颠覆游戏规则?
- 比特币的第一次疯狂:从暗网宠儿到全球风暴
- Blast的争议之路:当创新遇上行业规范
- Moonsong Labs:当创业激情遇上区块链工匠精神
- 赵长鹏的荒谬审判:一场权力与加密世界的角力
- 通胀数据意外走低,加密市场迎来暖风
- 美国财政部重拳出击:揭秘币安天价和解案内幕
- 稳定币之战:USDC与USDT究竟谁更胜一筹?
- Polkadot进化史:从跨链梦想家到Web3基建狂魔
- DNT暴涨13.72%后,这波行情还能持续多久?
- 币圈热点轮动加速:如何在市场变局中把握机会?
- 币安惊天罚单:43亿美元背后的猫鼠游戏内幕
- Blur突然暴涨背后的秘密:Blast究竟是什么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