铭文想照池过滤本宁愿当理的O进矿为何矿池亏也要
这几天比特币圈子里最热闹的话题,莫过于Ocean矿池那个"特立独行"的区块过滤行为了。作为一个在矿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矿工,我倒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 事情是这样的:Ocean矿池最近开始主动过滤掉一些非货币性质的交易,比如那些BRC-20和Ordinals的铭文交易。这就像咖啡店里突然拒绝售卖拿铁,只卖美式一样,自然引起了不少争议。但说实话,矿池选择打包哪些交易这件事,本来就该是矿池的自由。 我认识的一位矿场主朋友打了个比方:"这就跟菜市场里,有人专门卖有机蔬菜,虽然利润可能不如卖普通蔬菜高,但就是图个心安。"矿池本质上就是在打造自己的"区块模板"菜单,矿工们可以选择加入或者离开。 那些批评Ocean的人总是搬出经济学课本,说什么"理性经济人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"。这话在理论上是没错,但现实世界哪有这么简单?就像我家楼下的咖啡店,明明可以卖更便宜的普通咖啡,却非要卖贵一倍的公平贸易咖啡——这难道就不理性了吗? Luke和他的团队显然有自己的坚持。在他们看来,那些铭文交易就像往比特币这个精致的瑞士手表里塞沙子,虽然能多赚点手续费,但长远来看会损害整个系统的健康。据我了解,他们测算过这个决定会让矿池损失大约1%的收入。但以我对Luke的了解,就算损失90%他可能都不会改变主意。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对比:当年OFAC的制裁清单是靠着国家暴力机器强制执行的,而Ocean的做法完全是自发的道德选择。就像素食主义者开餐厅不卖肉制品一样,这是价值观的体现,不是强制命令。 我去年参加Ocean的矿工峰会时,深刻感受到他们对"干净区块"的执着。他们宁愿少赚点钱,也要维护比特币网络的"纯洁性"。这种坚持在当今这个功利至上的时代,反而显得格外珍贵。 说到底,矿工们会用算力投票。如果大家真的觉得Luke的做法不可接受,自然会转移到其他矿池。但现实是,就像有机食品店越开越多一样,说明市场上总有人愿意为价值观买单。 作为一个老矿工,我倒是挺欣赏这种坚持。在这个浮躁的行业里,还有人愿意为了理想放弃一些眼前利益,这本身就值得尊重。毕竟比特币能走到今天,靠的不就是一群"固执"的理想主义者吗?矿池的选择权之争
利润之外的价值考量
道德与利益的拉锯战
市场的最终选择权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$NAUT通证:Zebec生态的进化与价值延续
- 市场终将回归理性,但在此之前请系好安全带
- CHZ:粉丝经济的加密货币弄潮儿,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?
- 解密K线图:币圈投资者的必备生存技能
- 那个把比特币密码忘在脑后的百万富翁
- Zebec Protocol:用区块链点亮第三世界的金融曙光
- Pendle的逆袭之路:如何用创新的收益代币化撬动RWA万亿市场?
- 比特币新一轮牛市或将引爆2024:一场货币与AI的双重革命
- 美联储的利率游戏:一场华尔街与华盛顿的权力拉锯战
- 斯坦福精英父母如何为SBF铺就通往加密帝国的路?
- RWA热潮的背后:一个被过度炒作的金融泡沫
- 比特币能否突破重围?2.8万美元目标位分析
- 9月18日加密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BTC与ETH的微妙博弈
- Solana流动质押困局:70%质押率背后的DeFi发展瓶颈
- 美国SEC这次真的玩大了:当卡通猫NFT遭遇监管重拳
- 比特币反弹如期而至,但真的安全了吗?
- 以太坊多头盛宴!2215精准抄底拿下40点利润
- 生成式AI如何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?一位投资人眼中的行业真相
- 2023年9月15日区块链早报:监管风暴中的行业动荡
- 加密货币市场周评:BTC与ETH的微妙博弈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