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社区 >>正文

美国人事相继出走再爆高管币安地震律和法风控

社区47254人已围观

简介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听到币安美国高管离职的消息了。就在昨天,他们负责法务和风险控制的两个核心高管也选择离开,给这家本就不太平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又添了一把火。说实话,在行业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我很少见到一家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历如此剧烈的人事动荡。要知道,就在不久前,币安美国的CEO布莱恩·施罗德才刚刚离职,紧接着公司就宣布要裁员三分之一。这些人走茶凉的场景,让人不禁想起当年雷曼兄弟破产前的种种征兆... ...

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听到币安美国高管离职的消息了。就在昨天,他们负责法务和风险控制的两个核心高管也选择离开,给这家本就不太平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又添了一把火。说实话,在行业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我很少见到一家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历如此剧烈的人事动荡。

要知道,就在不久前,币安美国的CEO布莱恩·施罗德才刚刚离职,紧接着公司就宣布要裁员三分之一。这些人走茶凉的场景,让人不禁想起当年雷曼兄弟破产前的种种征兆。虽然CZ一直在强调用户资金安全,但作为圈内人,我们都明白这些高管的集体出走绝非偶然。

SEC的紧箍咒

这场人事地震的导火索,无疑是SEC在6月发起的那场诉讼。说实话,SEC指控币安美国通过关联公司Sigma Chain虚增交易量的做法,在业内早就是公开的秘密。记得去年参加一个闭门会议时,就有同行私下讨论过这类"左手倒右手"的操作手法。

更讽刺的是,就在上周,我还和币安美国的一位前员工喝咖啡,他半开玩笑地说:"现在公司里最危险的工作就是当合规官,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天会突然接到SEC的调查通知。"没想到一语成谶。

行业寒冬的阵痛

其实币安美国的困境只是整个加密行业的一个缩影。记得2017年那会儿,随便一个ICO项目都能轻松募资几千万,监管机构连正眼都不瞧一下。现在可好,SEC、CFTC轮番上阵,把各大交易所查了个底朝天。

我认识的一位做量化交易的朋友说,现在他们团队最头疼的不是市场波动,而是不知道明天又会出什么新的监管政策。这种不确定性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,让整个行业人心惶惶。

前路在何方?

说实话,作为从业者,我对眼下的局面既担忧又期待。担忧的是监管风暴可能会持续升级,期待的是这场大洗牌或许能带来行业的规范发展。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华尔街,虽然阵痛难免,但最终会走向成熟。

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,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看币安美国能不能挺过这场危机。毕竟,当风控和法律这两个"守门人"都选择离开的时候,投资者确实有理由担心:这艘船还能开多久?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当加密企业玩起恒大式杠杆游戏,我们该警惕什么?

    社区

    记得前几天我重读《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》时,不禁为这个曾经的房地产巨头的陨落唏嘘不已。这本书原本是想证明作者对恒大的坚定看好,但有趣的是,现在回头去看,书中详尽罗列的那些风险警示反倒成了最具价值的"反面教材"。这让我想起了最近Vitalik在推特上提到的加密财库公司的杠杆风险,总觉得这些企业正在重蹈恒大的覆辙。恒大的套路简直就像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杂技:上市圈钱→发新股→发永续债→资产抵押→拖欠... ...

    社区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当黑客松遇上AI:从极客游戏到全民创客运动

    社区

    记得上次在Arweave黑客松现场,我遇到好几个双眼发亮的年轻人,他们兴奋地跟我分享着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,但当话题转到技术实现时,眼神却黯淡了下来。这不正是当下创新者的普遍困境吗?在这个人人都能当产品经理的时代,为什么技术门槛依然把那么多好点子挡在门外?打破思维定式:黑客松本质是创意嘉年华说实话,我特别讨厌把黑客松神话成程序员的专属俱乐部。仔细想想,这不就是一场大型的创意市集吗?就像抖音让普通人也... ...

    社区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寒冬里的坚守:Web3创业者如何穿越周期迷雾

    社区

    还记得上一轮熊市时,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还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。那时候,人们还在纠结区块链资产到底是值得长期持有的价值标的,还是应该在高点抛售的投机品。时过境迁,如今的景象已然不同——微软、谷歌这些科技巨头纷纷布局Web3产品,摩根大通、富兰克林邓普顿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在链上处理交易。但即便如此,市场寒冬依然让创业者们如履薄冰。寒冬里的生存法则说实话,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。风投机构对Web3项目的投... ...

    社区

    阅读更多